《京剧搜孤救孤》是一部经典的老生传统戏,又名《八义图》,改编自中国古典戏剧《赵氏孤儿》。该剧情节紧凑,情感深厚,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因奸臣陷害而惨遭灭门后,医生程婴与公孙杵臼救出并抚养赵氏孤儿长大,最终孤儿报仇雪恨的故事。

该剧目在不同年代有多次经典演出。1933年4月9日,高庆奎在北京华乐戏院首演全本《搜孤救孤》,由高庆奎饰程婴,郝寿臣饰屠岸贾,李慧琴饰庄姬公主,李洪春饰公孙杵臼。1947年9月7、8日,孟小冬在杜寿义演上演出了余派的《搜孤救孤》,有“定计”、“舍子”、“大堂”、“法场”四场,孟小冬饰程婴,赵培鑫饰公孙杵臼,裘盛戎饰屠岸贾,魏莲芳饰程妻,是该剧最经典的版本。

1960年,王雁改编京剧《搜孤救孤》为《赵氏孤儿》,由马连良饰程婴,谭富英饰赵盾,张君秋饰庄姬公主,裘盛戎饰魏绛,各有精彩唱段。近年来,王珮瑜也将这一经典剧目搬上银幕,拍摄了纪录电影《京剧搜孤救孤》,通过高清拍摄记录了新时代京剧文化人物王珮瑜的排练和演出画面。

如果你对这一剧目感兴趣,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或相关演出视频来进一步了解其丰富的剧情和精彩的表演

京剧《搜孤救孤》简介

京剧《搜孤救孤》又名《八义图》,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之作,脱胎自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剧情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和《史记·赵世家》。该剧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程婴与公孙杵臼为救赵氏孤儿而展开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

剧情梗概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赵氏家族因奸臣陷害而惨遭灭门。程婴与公孙杵臼为救赵氏孤儿,不惜牺牲自己的家庭和生命。在一系列的曲折经历中,程婴和公孙杵臼历经磨难,终于将赵氏孤儿抚养成人,为赵氏家族复仇。

艺术特色

京剧《搜孤救孤》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唱腔优美:京剧《搜孤救孤》的唱腔婉转动人,富有感染力,充分展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

表演精湛:演员们通过唱、念、做、打等表演手段,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道具布景:京剧《搜孤救孤》的道具布景精美,为观众营造了一个真实、生动的古代场景。

主题深刻:该剧以程婴、公孙杵臼的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为主线,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承与发展

京剧《搜孤救孤》自问世以来,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在新时代,京剧《搜孤救孤》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经典剧目:京剧《搜孤救孤》作为经典剧目,被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所演绎,成为了京剧艺术的代表之一。

创新改编: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京剧《搜孤救孤》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编,使得该剧更具时代感。

教育意义:京剧《搜孤救孤》通过讲述程婴、公孙杵臼的感人故事,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著名演员与经典演出

京剧《搜孤救孤》自诞生以来,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演员和经典演出。以下列举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演员和演出:

孟小冬:1947年9月8日,梨园传奇孟小冬的《搜孤救孤》在中国大戏院上演,成为“冬皇”告别舞台的一曲广陵绝响。

王珮瑜:余派传人王珮瑜在2018年9月8日,精心复刻孟小冬的《搜孤救孤》,重现了这版《搜孤救孤》,展现了余派经典。

王思及、朱秉谦、谭元寿、李锡祥、张学津等:这些京剧名家曾为京剧《搜孤救孤》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京剧《搜孤救孤》作为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经典剧目,让京剧《搜孤救孤》焕发出新的光彩。